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2025年9月23日下午,机械工程系与工程造价系举办了一场两系联动的特色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助力教师转型和发展”两大核心主题,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跨学科合作的新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活动过程中两系教师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活动伊始,机械系主任王泽威老师明确了本次会议的主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必然趋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工程造价专业看似分属不同领域,但实则在诸多方面存在紧密联系。例如在工程项目中,机械设计制造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而工程造价则负责成本把控与经济分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教学与研究空间。王老师强调,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正是为两系教师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模式,助力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实现转型与发展。
随后,工程造价系系主任冯俊琪老师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解读会议核心价值,当前工程建设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既需要能精准核算成本的造价人才,也需要懂机械选型、施工效率优化的技术人才,但更急需‘既会算成本,又懂机械怎么用’的复合型人才。工程造价系与机械工程系的融合,正是要打通‘成本管控’与‘技术实现’的断层,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既能算得准,又能选得对、用得好。
会议过程中,教师们围绕学科交叉融合的具体路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师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机械系教师卢慧提出,希望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增加机械基础知识模块,使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机械工程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工程造价系教师李爱纯老师发言,以前给学生讲机械租赁成本时,只能靠理论推导,现在有机械系老师一起设计案例,学生能直观看到不同机械的实际能耗、维护成本,理解更透彻了。机械工程系教师陆老师也表示,和造价系老师交流后,我们在讲机械技术时会更注重‘成本视角’,这对学生未来进入企业做技术方案很有帮助。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也为两系教师交流合作搭建起了有效平台,助力教师在新教育形势下实现转型与发展。对教师个人而言,这意味着突破原有学科局限,接触全新知识领域,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为教学与科研注入新活力。教师可借此机会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拓宽职业发展道路。此次活动中,两系老师积极探讨了教师需要紧跟行业需求,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要不断学习跨学科知识,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以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同时,教师在参与学科融合教学与研究过程中,能增强自身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为个人职业晋升积累资本。工程造价系教师位文倩老师发言,机械系教师曾带领Bwin·必赢体育学生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一起参赛并获得奖项这件事,可以体现出跨学科合作对学生培养的积极影响,鼓励教师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在跨学科交流中也能够相互学习,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自身专业发展。
活动最后,冯俊琪老师对本次联合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两系教师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探讨,认为本次活动是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工程造价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教师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为教师的转型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们拓宽了教学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专业素养。相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两系教师将携手共进,在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活动结束后,两系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积极践行研讨成果,共同推动学院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